来源:南京软月建站公司 作者:小森
时间:2023-10-09 21:45:23 已阅:0次
南京网站建设:哈喽,我是软月互动的杨森,一个在南京帮企业做网站和软件定制开发的“翻译官”。为什么说是“翻译官”?因为我每天的工作,就是把商业世界里的各种想法,“翻译”成工程师能懂的语言。
今天,我想跟你聊一个我们工作中几乎每天都会遇到的词——“很简单”。
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?当你向一个专业人士描述你的需求时,为了表示事情不复杂,你会习惯性地加上一句“这个很简单的”。但吊诡的是,正是这句“很简单”,往往是项目跑偏、预算超支的开始。
这背后,是一个深刻的认知陷阱,我称之为 “功能的孤岛效应”。你以为你买的是一座功能孤岛,但实际上,任何一个功能都需要一片大陆(业务场景)来支撑它。
不卖关子,给你讲个上个月发生在我身上的真实故事。
那是一个异常忙碌的下午,微信提示音响个不停。一位新客户加上我,开门见山:
“我们要做一个二维码扫描的功能。”
“没问题,”我回复道,“这个功能具体是用来做什么的呢?能展开说说您的需求吗?”
“很简单,就是扫描二维码能显示信息就行了。”
你看,“很简单”三个字出现了。这是警报拉响的时刻。在我追问下,信息一点点被挤了出来:扫描后要显示一个表格,表格还要能下载。
听起来,这确实不复杂。但我的经验告诉我,事情绝不止于此。一个独立的“扫码-显示-下载”功能,就像一句没头没尾的话,它存在于哪个“语境”里?为谁服务?解决什么问题?
于是,我尝试深入挖掘:“这个功能是嵌在一个App里还是小程序里?除了这个,还有别的要求吗?或者,咱们语音聊几分钟,效率更高。”
接下来,就是一场漫长的“拉锯战”。对方似乎很忙,或者有所顾忌,反复强调:“功能不复杂,能不能做?多久?多少钱?”
她反复描述着一些零散的操作:扫一个码,出一个表格,再扫一个码,又出一个表格。然后表格要能合并,能下载……信息越来越碎片化,我脑中的问号却越来越多。
直到她无意中提了一个比喻:“就像我们去超市买东西,扫一件加一件,最后收银台会给我一个购物清单。”
Bingo!就是这个比喻,捅破了窗户纸。 我似乎抓住了那片支撑“功能孤岛”的大陆轮廓。
在我的坚持下,客户终于同意了语音沟通。电话接通,一个清晰的商业图景浮现在我眼前。
这是一家外贸公司,商品种类繁多,成千上万。他们下游的采购商,目前还在用较为原始的方式——发微信、拉表格,手动下单。公司的几个商务每天被淹没在核对商品、统计数量的重复劳动中,效率低下,错误频发。
所以,他们所谓的“二维码扫码小程序开发”,真实诉求是打造一个线上订货系统的雏形。
谁来用?采购商。
在哪里用?在仓库或者样品间,对着商品扫码。
怎么用?
采购商用小程序扫描商品A的二维码,系统自动将A商品加入“临时采购车”。
继续扫描商品B、C、D……系统自动累加。
选购完毕,系统生成一张完整的采购清单(她口中的“表格”)。
采购商确认清单并一键提交(她口中的“下载”,其实是提交订单给外贸公司)。
外贸公司的后台能清晰地看到是哪个客户、在什么时间、提交了什么采购需求。
你看,当“业务场景”清晰后,所谓的“简单功能”立刻变得血肉丰满。它不再是“扫码显示信息”,而是一个涵盖了用户身份识别、商品信息管理、购物车逻辑、订单生成与管理等一系列流程的系统。
如果一开始我没有刨根问底,就按她说的“扫码出表格”去评估开发费用和周期,那绝对是一个灾难的开始。这就像医生不问病情,只听你说“我头疼,给我开个止痛药”一样,极其不负责任。
故事还没完,更有意思的在后面。
在理清需求后,客户提出了一个“自作聪明”的想法:“商品二维码我们自己用免费工具生成,你们只需要做读取、合并、下载就行。”
我当时停顿了一下,瞬间理解了她为何一直强调“简单”。在她看来,麻烦的二维码生成工作她自己搞定了,剩下的自然就简单了。
这又是一个典型的“只见树木,不见森林”的思维。我反问她:
“首先,手动生成上万个商品的二维码,工作量巨大且极易出错。其次,你们上了系统,不就是为了高效和准确吗?为什么还要保留这么一个巨大的人工环节?”
“更重要的是,一个专业的商品管理系统,应该是信息录入后,系统自动生成与商品唯一绑定的二维码。未来商品新增、修改、下架,都在系统里一键操作,二维码也随之更新。这才是真正的信息化管理,这才叫‘香’!”
那一刻,电话那头沉默了。她一直强调的“简单”,是指“扫一扫”这个动作本身简单。但她忽略了,为了让这个动作产生商业价值,背后需要一个稳定、严谨、高效的系统来做“中间件”。
所以,朋友们,当下次有网站开发或软件开发服务商在了解完你的“简单”需求后,依然坚持要和你电话沟通,甚至上门拜访时,请多一份理解。
他不是想“花言巧语”地套路你,而是在履行一个专业“翻译官”的职责。他需要通过反复追问,帮你厘清那个连你自己都可能模糊的“真实业务场景”。
我们给出的每一份报价,都应该基于对你商业目标的深刻理解。 否则,任何一个看似“便宜”的报价,最终都可能让你付出更昂贵的代价。
好了,今天就“韶”到这。我是南京软月建站的杨森,我们不只写代码,我们更在意帮你把生意做得更好。下次再会!
软月,一家有温度的技术型创意服务公司!
没有广告,仅有干货!